導讀:鍋爐爐膛空氣過剩會影響爐膛燃燒,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空氣過剩系數,是保障鍋爐合理運行的前提之一。今天就以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燃氣鍋爐爐膛空氣過剩為例進行講解:
鍋爐爐膛空氣過剩會影響爐膛燃燒,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空氣過剩系數,是保障鍋爐合理運行的前提之一。今天就以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燃氣鍋爐爐膛空氣過剩為例進行講解:
爐膛空氣過剩系數是控制燃氣鍋爐爐膛燃燒過程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層燃爐,要求爐膛出口處空氣過剩系數一般在1.3-1.5之間,按煙氣流經各煙道段的漏風量計算,排煙處空氣過剩系數應為1.8-2.0。
決定排煙熱損大小的影響因素有三個:排煙溫度、空氣過剩系數和冷空氣溫度。其中,燃氣鍋爐空氣過剩系數是主要的影響因素。空氣過剩系數過大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大量的冷空氣進入爐膛內,首先降低了爐膛溫度,燃燒工況趨于不穩,又增大了煙氣容積,增加排煙熱損失。計算表明,當空氣過剩系數由2.0提高到3.0時,排煙熱損失增加到4.5%。同時又增大鼓引風機負擔,使其電耗增加。為了提高燃氣鍋爐熱效率,必須重視和提高對于過高的空氣過剩系數造成的嚴重的危害性的認識,在燃燒調節中嚴格控制空氣過剩系數,這一點是目前供暖行業中常被忽略的領域。
避免爐膛空氣過剩的關鍵在于合理的配風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監測控制手段。監測手段有CO2或O2含量測定方法,對燃氣鍋爐通常進行含氧量測定,這是因為燃氣鍋爐微正壓燃燒,密封問題容易解決,含氧量的測定比較準確地反映了過量空氣系數值。現在含氧量測定技術普遍采用氧化鋯定溫式氧量分析儀,對煙氣含氧量的連續在線測量。根據煙氣含氧量作為參考,正確調節空燃比,進行低氧燃燒。
目前先進的技術是對燃燒過程進行對低氧燃燒的PLD自動調節,選用性能較好的燃燒器,并要求及時的和定期的維護,使燃燒器長期保持在良好狀態,其次是精心調整“兩門”即油門、風門,以保證正常燃燒、不冒黑煙,過量空氣系數盡量小,通常做到以上兩點,過量空氣系數已非常接近臨界值。